感謝勖維po了精彩的照片! 昨天真的是十分辛苦的一天, 從一早開始拍攝最後台北地上鐵路, 到中午2點收工, 回家休息並補充「彈藥」後, 晚上9點緊接出門再戰拍攝夜間的火車、並補捉同好們在虎林街幫最後列車送行,以及事先計畫好,到汐止端拍攝切換工程。以下將分成2個段落, 把松山地上車站的最後一夜作詳實的紀錄。
切換前:
晚上的虎林街平交道,早已萬頭鑽動,擠滿了觀看最後列車的人潮,每當有列車通過,就有許多鎂光燈閃起,駕駛也刻意放慢速度,好像是要大家好好地拍清楚一點(其實是有人入侵淨空範圍啦)。
↓虎林街平交道的夜景
來到松山站月台時已經晚上10點多, 一班班列車還是一如往常地運行。接近切換時刻前,看到112次只截短行駛到松山,並現場調車後回樹調, 當作隔天的101次。還有從花蓮北上的11A次迴送列車, 把42次的車廂送回台北站,並停放在月台上,隔天從台北特開15次(其實就是11次截短成台北-高雄)。到了11點時, 有一列電力檢修車進站, 準備開往台北站待命。車上有許多工作人員,將為了這場切換工程徹夜努力,此時也預祝他們切換順利。
↓112次在松山站內調頭
↓電力檢修車進松山站第1月台
23點30分時,我轉往汐止的切換點,此時還有北上的電車及2044B次迴送列車經過,但東正線已開始進行切換工作,僅剩西正線運轉,工程人員開始切割鋼軌,只見火花四濺,非常特別的景象。
↓從天橋上看施工地點
在23:51時, 遠方出現1074次的頭燈, 太魯閣號緩緩經西正線通過汐止端的施工現場, 此班車即為最後通過虎林街平交道, 報紙稱為最後列車的班次。但事實上在施工所見,最後通過地上鐵路的列車依序為0:02的28次,及真正的最後列車:E401+DHL106的迴送列車。等該車經過後, 工程人員即開始對西正線施工。
↓台北市最後地上鐵路的列車
施工紀實:
新路線位於舊線的山側, 只須把路線稍微向山側偏移後, 即可接上地下化入口的新線。首先挖土機把鐵軌旁的道碴挖除, 工程人員用電鋸鋸斷鋼軌後, 挖土機用推移的方式把軌道移位,接上鋪好的新線軌道。經多次調整後,上下行線已順利接齊,並鎖上魚尾鈑固定。之後挖土機繼續忙著鋪道碴,把路基填好後,接下來才由碴道機進行碴道。
↓鋸鋼軌時,火光四射
↓鋸下的鋼軌由怪手吊除,放置於一旁
碴道的方式為利用自動化的碴道機,針對每一根枕木的位置,將軌道抬昇後才開始震動道碴,讓枕木下方的石頭密實以固定路基,機器來來回回為軌道做了兩次夯實的動作。
在路線切換的同時,電力工程隊其實也沒閒著:因電車線必須切換,所以得事先做接線的動作,在3點左右完成路線切換後,再進入切換區間施作電車線,只見工作人員在車頂忙著調整架線,還得用吊車把與新線相重疊的單邊門型架移除。
↓架線施工中
↓拆除單邊門型架
地面的工作人員,則繼續進行路線號誌、軌道電路、ATP感應板的安裝,並且測試軌距,只見工人們在鐵軌下方鋪了新的溝槽及挖了安裝號誌的洞,以便安裝訊號線及號誌機,另外軌道上要安裝ATP感應板,路線旁還有計軸器等測試工作。
↓工作人員正在用鐵絲把鋼軌之間銲接起來,用以導通軌道電路
↓工作人員在檢測軌距是否符合標準
↓路線切換後的模樣,此時電車線尚未施工
清晨五時左右,部份工程尚在收尾,因徹夜沒睡已經十分疲勞,故提先收工回家。後來後網路得知消息,首班通過的北上列車為3000次,南下列車為2127次,原本排訂要由電力機車單機試車的工作後來並未進行,而是由首班通過的3000次區間車進行。回來後看報紙才知道,台北端的切換工程有所延誤,造成部份列車大誤點,所幸狀況於當日上午8點排除。
南港專案一期工程完工切換通車,代表著台北的鐵路將進入一個新世代,吾人熱切期盼此項工程帶給居住在這裡的民眾更大的便利,也希望以往要忍受列車慢行、臨時停車的狀況得以不再發生!
2008/9/23
南港專案地下化切換紀實
2008/9/20
南港地上段最後一日(97/09/20)
松山--南港地上段最後一日紀錄(97/09/20)
前提:應該算是全台車輛密度最高的地方吧(今天去看,平交道警鈴每幾分鐘就響,海線的平交道,大概30-50分鐘響一次吧,真是無言Orz)。今天也是最後一天了,趁著休假的時候,記錄台北市最後的地上段,留給自己做個紀念與回憶.........
行程:30次(竹南-->七堵)、2711(七堵->暖暖) 、2712(暖暖->松山) 、1021(松山->新竹) 、21次(新竹->竹南)
旅遊記事:想想,明天就是台北地上段最後一天了9/20,苦於之前一直沒有時間去拍(當然啦,我是大景派的,對都市裡列車與都市景色總是缺了那麼一點點的興趣)。今天是最後一天了,恰巧在前一天在MSN遇到在峰志,大家志同道合,就約松山,一起出發去為南港地上段做紀錄啦。
一來到北部,心裡面就會有一股衝動(貨櫃列、貨櫃列、我要拍貨櫃列...... ),打電話跟車站確認一下貨櫃列有開(704次、1882次),ㄛ,直接殺暖暖去堵貨櫃列……。結果在暖暖等了老半天~沒見貨櫃列,倒是一堆電車。再打電話確認貨櫃列位置,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答(站員:ㄜ…..704、1882半夜兩三點就過了Orz….OOXX…..Orz…..OOXX),總計今年來暖暖堵貨櫃列3次,只拍到一次…(題外話,堵到那次是開車來,所以又附加紅單兩張 >__< …),只好在暖暖拍個1051就到松山跟峰志會合~然後今天的主要行程… 今年唯一拍到的貨櫃列(704)











2008/9/11
2008/9/7
[相片集] 台北市最後的地上鐵路
↑台北市區最繁忙的平交道-虎林街平交道
從1983年, 政府推動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, 迄今已有25年的歷史了! 這段工程分成了台北專案、松山專案、萬板專案及南港專案, 分段把台北縣市的鐵路予以地下化。今年9月21日起, 第四期的南港專案即將進行最重要的軌道切換, 把台北市僅存的地上鐵路全部移入地下, 也就是說從板橋站到南港這段鐵路, 未來將全程走在黑暗的隧道內。雖說地下化後的火車可以行駛地更快、更安全, 但相對地就少了一份看風景的樂趣。
9月6日來到松山站, 已看到站外貼出斗大的標語, 說明9月21日要切換到地下月台搭車, 但因新站房尚未完全蓋好, 所以仍須在原站房購票。
松山專案南隧道出口: 早上順光時拍攝從地下鑽出的火車, 可以完整地把全編組入鏡, 效果很不錯。一旁的工地即北隧道的位置, 在列車改走南隧道離開地下段時完全拆除改建為隧道, 目前可看到隧道頂已填平。
↑悠遊卡彩繪EMU700
↑環島之星2080次
↑1000次PP
舊南港調車場段: 由於要騰出隧道施作空間, 目前鐵路行走於舊南港調車場的原址, 故可看到松山出發後繞行一個大彎道進入南調, 在昆陽街平交道再接回原有路線。此段建議在向陽路平交道的跨線陸橋上拍攝即可!
↑1094次太魯閣號
↑725次貨列
向陽路平交道: 為目前地上段最大的一個平交道, 車流量極大。人行天橋上可以往南港站拍攝臨時站及新南港站站房。
研究院路平交道: 位於南港車站北邊, 附近的中南街也可以拍。
↑54次莒光
↑1070次自強
↑4003次行包
↑中南街平交道等候列車通過的行人
南港隧道: 該隧道已有悠久的歷史, 位於南港汐科之間。因隧道長度很短, 故可見列車頭已出洞口, 但尾巴仍未進隧道的景象。建議早上順光時拍攝北口, 效果不錯, 但拍攝的位置位於山側, 須跨越鐵軌, 區間來往列車很多, 要非常小心。 隧道口有提字「南港隧道」!
↑某班團體包車
↑1086次太魯閣號
汐止端地下隧道出口: 位於汐止北二高及好市多旁, 新線進入地下後即為汐止山嶽隧道, 現有鐵路行走於地上, 附近即為南港隧道。附近有一人行天橋, 適合拍攝新舊線並存。